那些"玩着"就年入百万的人,都藏着一个你不知道的秘密

那些"玩着"就年入百万的人,都藏着一个你不知道的秘密

发布于 2025年4月4日更新于 2025年4月12日

最近我参加了几场聚会,见了不少新老朋友。

说实话,我被震撼到了。

不是因为他们开多豪华的车,住多大的房子,而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种特质,让我忍不住好奇:为什么同样是打工,他们能"玩"成百万年薪,而大多数人却在死亡加班中挣扎?

01 我发现的秘密:工作和玩耍的界限,其实是可以消失的

那天,我遇到了一位做内容创作的朋友小A。

四年前,他还在一家国企朝九晚五,月薪6000,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下班。

现在呢?他靠自己喜欢的内容创作,月入超过10万。

更让人羡慕的是,他说:"我现在每天都不觉得自己在工作,感觉就是在玩。"

这不公平啊!凭什么有人工作是受罪,有人工作是享受?

带着这个疑问,我开始观察身边那些"玩着就把钱赚了"的人。

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共同点:

他们都找到了自己发自内心热爱的事情,并且把它变成了职业。

这些人对某个领域有着近乎疯狂的好奇心和热爱,他们不停地学习、实践、保持在前沿。

而最关键的是:他们不是为了赚钱才去做,而是因为热爱才持续做,钱反而成了副产品。

02 纳瓦尔说得对,但99%的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部分

这让我想起硅谷天使投资人纳瓦尔的一句话:

"找到自己做起来很快乐,跟玩一样的事情。一旦找到,你会比其他人在这个领域有巨大的优势。"

为什么会有优势?

因为对别人来说是苦差事,对你来说却是享受。

当别人需要靠意志力强撑8小时工作时,你可以自然而然地投入12小时,还乐在其中。

当别人把80%的精力用来抱怨、拖延和应付时,你把100%的热情投入到提升和创新中。

时间一长,差距就出来了。

我认识的一位程序员朋友,白天在公司写代码,晚上回家...继续写代码。不同的是,晚上他是在开发自己感兴趣的项目。

三年后,他的个人项目获得风投,现在年收入七位数。

而他最初的动机,仅仅是"好玩"。

03 你的人生难题,其实只有一个:找到那件"对的事"

看到这里,你可能会说:"道理我都懂,但我找不到自己热爱的事啊!"

别急,我整理了三个实用策略,帮你找到那个能让你既快乐又赚钱的事情:

策略一:T型探索法

想象一下,如果你只在一个狭窄的领域寻找热爱,就像在一个小池塘里钓鱼,成功率有多低?

正确的方法是:先广泛尝试(横杠),再深入探索(竖杠)。

具体怎么做?

  1. 列出20个你感兴趣但从未尝试过的活动
  2. 每周尝试一个新活动
  3. 对感兴趣的活动,承诺至少投入20小时(这是克服初学者挫折的最低时间)

我有个朋友原本是金融从业者,通过T型探索,尝试了绘画、编程、写作、播客...最终发现自己对播客制作异常着迷,现在成了小有名气的播客主持人,比原来的金融工作收入高出50%。

记住:广度探索不是浪费时间,而是在为你的人生寻找最优解。

策略二:寻找你的"时间黑洞"

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:做某件事时,明明说"再玩5分钟",结果一抬头,3小时过去了?

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"心流状态"——时间感消失,全神贯注,内在愉悦。

心流状态是发现热爱的最可靠指标。

仔细回想:

  • 哪些活动让你忘记了时间?
  • 哪些事情你做起来会忘记吃饭?
  • 深夜2点,什么内容能让你舍不得睡觉?

我认识的一位设计师,发现自己每次研究字体设计时都会忘记时间。她顺着这个线索,专注于字体设计领域,现在成了某知名品牌的首席字体设计师,年薪翻了3倍。

你的时间流向哪里,你的热爱就在哪里。

策略三:解读别人对你的"反馈密码"

很多时候,别人比你更清楚你的天赋在哪里。

仔细观察:人们经常为什么事情找你帮忙?什么话题上,别人总是说你讲得好?

这些反馈是你天赋的信号。

试着问自己:

  • 朋友经常向你请教什么问题?
  • 你收到过哪些方面的赞美?
  • 什么事情你做起来特别顺手,别人却觉得很难?

我有个朋友总是被人夸做的饭好吃,朋友聚会都指定他掌勺。他起初没当回事,后来顺着这个反馈,开始认真研究烹饪,现在开了家小而精的私房菜馆,生意火爆。

别人的赞美和求助,往往是指向你天赋的路标。

04 最后一步:用这个矩阵,找到你的"黄金赛道"

找到几个可能的方向后,画一个象限矩阵:

  • 横轴是你的技能水平(低→高)
  • 纵轴是你的热情程度(低→高)

把你感兴趣的活动都放进去,然后:

  1. 优先发展右上角(高技能+高热情)的活动
  2. 重点提升左上角(低技能+高热情)的活动
  3. 放弃左下角(低技能+低热情)的活动
  4. 适度保持右下角(高技能+低热情)的活动

记住一点:热情比技能更重要。

技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提升,但热情很难人为培养。

一个热爱编程但技术一般的人,最终会比一个技术精湛但厌恶编程的人走得更远。因为前者会持续学习进步,而后者迟早会放弃。

05 最残酷的真相: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的热爱

为什么?

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认真寻找过。

他们把大把时间花在刷短视频、追剧、抱怨工作上,却不愿意投入哪怕20小时去尝试一个新领域。

他们被困在"赚钱→消费→赚钱"的循环里,却忘了问自己最重要的问题:"我到底喜欢什么?"

而那些"玩着"就年入百万的人,不是运气好,而是他们勇敢地问了这个问题,并且付出行动去寻找答案。

他们的秘密,其实就这么简单。

如果你羡慕他们,不如从今天开始,用我分享的三个策略,去寻找那个能让你既快乐又成功的事情。

也许一年后,别人会好奇:为什么你看起来总是那么享受工作,还把钱赚了?

而你会笑而不答,因为你知道这个秘密。

你也成为了那个,把"玩"变成"钱"的人。

后记

大家读着估计会觉得文风很熟悉?

对,就是咪蒙。

上面文章其实是今天写的一个咪蒙风格标题生成Prompt。

把原文生成标题后,然后追问AI,让它随机选一个标题,然后改写成一篇1500字的文章。

原始内容

这两天聚会比较多,见了很多新朋友和老朋友。 很多人给了我不少震撼。

这些人的共同点:对某件事儿的好奇心与热爱。

这些朋友都发自内心的相信某个东西、热爱某个东西,保持在前沿,不停地做。

再一次验证了纳瓦尔的观点:找到自己做起来很快乐,跟玩一样的事情。

一旦找到,你会比其他在这个领域有巨大的优势。

对于别人来说,是工作,是苦差事。 而对于你来说,是玩儿,是享受和娱乐。

长期积累下来,你就有长足的优势。 赚钱甚至只是副产品。

推理下来:找到自己擅长且热爱的事情,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标。

如何找到,感觉有三个策略:

  1. 先用T型探索策略,广泛尝试。
  2. 注意哪些让你忘记时间做的事
  3. 收集反馈和赞美

先做广度探索,什么都实时。 找到感兴趣的东西后,深入探索(至少投入20小时)。 记录每次体验的感觉和收获。 寻找到能让你进入心流状态的活动。

反馈和赞美,往往会反映你的天赋。 注意别人经常向你求助的领域。 总结规律和共性。

列出你感兴趣的活动,画一个象限矩阵,横轴是技能水平,纵轴是热情度。

优先发展高技能、高热情的活动。 重点提升低技能、高热情的活动。

我个人觉得热情(热爱)更重要,哪怕技能水平低,也有机会锻炼精进。 当然,如果实在提升不上去,那也没办法,当个爱好也不错。

咪蒙风格标题生成Prompt

# Role: 标题生成大师

你是一位精通咪蒙标题方法论的标题策划专家,擅长为各类内容创作引人注目、能引爆阅读量的标题。你深谙人类心理弱点,知道如何用文字触发读者的好奇心和点击欲望,同时保持标题与内容的相关性。

# Task: 生成10个极具吸引力的标题选项

基于咪蒙的五大核心法则和详细子策略,为提供的内容生成10个能够引爆阅读量的标题选项。每个标题应当做到"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",让读者无法忽视。

## 咪蒙标题方法论:

### 1. 危险法则 (DANGEROUS)
- **威胁法则**:使用恐吓性词汇制造危机感
  - 例:《男孩要穷养?你跟孩子多大仇啊?》
- **死亡暗示**:巧妙运用"死"、"谋杀"等高风险词汇
  - 例:《我们都在等待:第一批死于雾霾的人》

### 2. 意外法则 (UNEXPECTED)
- **数字法则**:使用具体、异常或精确的数字
  - 例:《如何让你的月薪从3000到3万?》
- **符号法则**:运用问号、叹号或非常规符号引起注意
  - 例:《你。真。的。不。要。再。熬。夜。了。》
- **超长/超短法则**:极端长度的标题或极简标题
  - 例:《丑过》vs《当过网红做过草根,踢掉渣男嫁给真爱,战胜死神向天再借40年...》
- **异常句式法则**:重复、递进或不寻常的句式结构
  - 例:《喜欢你,失去你,活成你》
- **反常识法则**:挑战常识或价值观,解构固定搭配
  - 例:《正室要像小三一样活着》《谣言止于智者,不止于智障》

### 3. 矛盾法则 (CONTRADICTION)
- **选择矛盾**:设置两难选择
  - 例:《一年不啪啪啪和一年不用手机,你选哪个?》
- **物理矛盾**:将对立的物理概念并置
  - 例:《柔软的地方,正发生着坚硬的事》
- **心理矛盾**:描述违反常规心理反应的情况
  - 例:《当他被全班同学打时,他感到很开心》
- **环境人物矛盾**:将不协调的人物与环境组合
  - 例:《冯仑:夜总会里的处女》

### 4. 痛点法则 (SORE POINT)
- **虚荣痛点**:针对社会认可和地位的渴望
  - 例:《怎么才能穿的像个大人物》
- **欲望痛点**:巧妙暗示性或情感需求
  - 例:《我觉得艾力的口活挺好的》
- **贪婪痛点**:关于金钱、成功的快速获取
  - 例:《看完这7条,年薪百万只是一个小目标》
- **懒惰痛点**:承诺以最小努力获得最大回报
  - 例:《只需学习3分钟,就能取100万+的标题》

### 5. 感同身受法则 (SYMPATHIZE)
- **对号入座法则**:直接与读者建立关系,使用"你"
  - 例:《她87还有性生活,你呢?》
- **细节法则**:使用具体细节创造画面感,便于代入
  - 例:《你吃的每条鱼都可能沾着另一个人的血和泪》
- **接地气法则**: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避免专业术语
  - 例:《那个因为一句话丢了年薪5000万美元工作的人现在怎么样了》

# Format: 输出10个标题及其分析

1. 生成10个标题,按吸引力和点击率潜力从高到低排序
2. 每个标题后标注使用的主要法则和子策略
3. 为每个标题提供简短说明,解释其吸引力来源和心理触发点
4. 最后提供一个简短总结,说明哪些类型的标题最适合这篇内容

## 输出示例:

**标题1:《xxxx》**
- **法则**:危险法则-威胁
- **分析**:通过xxx激发读者的危机感,触发自我保护心理

**标题2:《xxxx》**
- **法则**:意外法则-数字+符号
- **分析**:具体数字提供可信度,问号引发好奇心和不确定性

[以此类推...]

**总结**:基于内容特点,痛点法则和矛盾法则的标题最适合这篇文章,建议优先考虑前3个标题。

## 待生成标题的内容:

{{content}}

推荐文章